发布时间:2025-10-15 17:59:18    次浏览
理论研究题目:关切可持续发展:成人教育及其科学研究的不二选择作者:高志敏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文献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3期)摘要:1962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引发了全球对于人类未来前景的重新思考,并开始毅然抉择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近召开的两次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以及一系列相关出版物,无不聚焦可持续发展模式,无不推崇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深切感受到,关切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成人教育及其科学研究,乃至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不二选择。其具体路向,一是必当思考何以通过终身学习战略,来真切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必当探究何以获得广泛、持久的支持,来充分体现终身学习战略,乃至学习型城市建设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题目: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现状与推进分析作者:刘秀琴;徐正春;罗军;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献来源: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08期)摘要:在利用中国期刊网检索回顾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逻辑起点、内涵名称、学科体系等学科特征和研究对象、研究范式、核心理论、支撑理论和技术等研究特点入手,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简短评述。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构成的逻辑框架,对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推进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从研究范式、知识体系及思维模式三个方面对完善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重点进行了展望。终身教育题目:构建终身教育学框架的若干基本问题作者:叶忠海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文献来源: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02期)摘要:终身教育学回应当今时代呼唤而产生,是科学发现的内在逻辑所必然,并由其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所规定。终身教育学构架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人和人才发展规律为内在根据,沿着'人的成长和发展'主轴线,以开放理念为引领。终身教育学框架由导论、理念论、体系论、阶段论、展望论五个部分组成。题目: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新探---以《教育法》修正案为视角作者:兰岚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文献来源: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年03期)摘要:终身教育的体系构建是我国教育领域极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教育法》自1995年颁布实施以来,于2015年12月第一次进行修订,其中有多项内容涉及终身教育。《教育法》是教育领域的母法,《教育法》修正案提出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路。'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与'教育公平'是我国发展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方面,着重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保持学习主体与学习内容的开放性,推进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教育经费的投入上,以政府投入为主,重在通过改革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教育法》修正案具有很强的进步性和指导意义,但针对终身教育内容上也有不足之处,需辩证分析。 远程教育题目:我国高等远程教育质量保证要素差异性分析作者:沈欣忆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文献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06期)摘要:远程教育的质量水平和质量声誉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对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研究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重要课题,但是远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师多样,生源复杂,对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研究不能只是从机构的视角或者研究者的视角出发,需要考虑远程教育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个人特征。该研究认为不同的远程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观点可能存在差异,该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开展了大范围的问卷调研,调研涉及全国六大区域和三大远程教育办学机构,以期深入了解远程教育各个利益相关者对质量保证要素重要性的观点。研究者从不同角色、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机构这六个视角分析各自的差异性,得到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质量保证要素的重要性判断,分析的结果为质量保证标准的构建奠定基础。题目:我国电大系统潜在危机的深层成因剖析--面向开放大学建设的透视与反思作者:南旭光机构: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发展规划处;文献来源: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02期)摘要:经过近37年发展的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正在努力向开放大学转型升级,这是一个历史任务,也是一次发展机遇;同时系统正面临着一系列内外部冲击,而且这种由冲击所带来的影响正在蔓延。这是电大系统转型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系统科学和制度经济学视角,主要从政策阻力、目标侵蚀、公地悲哀、规避规则、过度竞争、转嫁负担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电大系统潜在危机的深层成因,着眼于理论和现实,探索构建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建设的思路。自学考试题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研究:回顾与反思作者:邵晓枫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文献来源:中国考试(2016年04期)摘要:近3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总结了自学考试制度在理念与发展方向、政策法规、管理、社会助学、课程、教材、命题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及加强自学考试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沟通协作、建立学分银行、创新自学考试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量改革自学考试制度的建议。上述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深入探讨自学考试制度的各个方面,为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创新提出更具理论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对策与措施。比较与借鉴题目:文化适应学习模型:一个面向全球受众的创新教学设计模型作者:王敏娟;史蒂夫·施林希特恩梅尔; 陈佳; 柳华妮;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学习设计与技术系;文献来源:开放教育研究(2016年03期)摘要: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日益密切联系的今天,让不同文化的个体学习需求与在线、面授、移动或混合学习等环境下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呈现方式达成一致非常重要。很多教育工作者和设计人员经常要为与自身背景与文化迥然不同的学习者设计教学活动。本研究提出文化适应学习模型(CALM)为跨文化教学和学习经验设计提供新方式,还提出一个调查工具测试该学习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用来引导教学活动的设计并使之便利化。研究者在第一阶段调查了包含教育者和培训人员在内的105名参与者。基于全面的文献综述和调查结果,本研究创建的调查工具可作为数据采集器,帮助教育者开展文化敏感性教学。同时,教育工作者和教学设计人员可借鉴文化适应学习模型设计教学,更好地适应国际学生和员工的学习偏好。题目:英国终身教育“个人学习账户”制度:实施背景、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作者:刘文杰机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文献来源:职教通讯(2016年10期)摘要:在英国面临的严重技能短缺问题与'社会投资国家'模式建立的双重背景下,英国'个人学习账户'制度应运而生。英国'个人学习账户'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统一到分化的过程,即由前期的英国'个人学习账户'制度逐渐演化为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威尔士'个人学习账户'制度、苏格兰'个人学习账户'制度和英格兰'终身学习账户'制度。英国'个人学习账户'制度的经验启示表现为:'消费者导向'的学习模式,'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技能培训模式,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关注政策实施中的私人成本五个方面。本栏目感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支持